既然煉膠的基本原理在于降低固體生膠的分子量,亦即膠分子的降解反應,因此,凡與降低生膠分子量有關的工藝,都可作為生膠的塑煉方法。但在橡膠制品磨具制造中,最常用的有機械塑煉法與熱氧化塑煉法兩種。機械塑煉法用于橡膠制品機械塑煉的設備有開放式煉膠機,密封式煉膠機,螺旋煉膠機和四滾筒煉膠機等。制造橡膠制品結合劑磨具主要用開放式煉膠機。不但橡膠制品的塑煉,而且磨具成型料的制備和滾壓成型等,都能在這種設備上進行。
開煉機的主要工作部分是兩個速度不等相對回轉的空心輥筒。當膠料加到兩個相對回轉輥筒上面時,在膠料與輥筒表面之間磨擦力的作用下,膠料被帶人兩輥的間隙中。由于輥筒的擠壓作用,膠料的斷面逐漸減小。這時,在輥筒速度不同而產生的速度梯度作用下,膠料受到強烈的摩擦剪切和化學作用。這樣反復多次,達到煉膠目的。
在煉膠過程中,兩輥筒的上面應有適量的堆積膠存在。積膠不斷地被轉動的輥筒帶入輥縫中,同時新的積膠又不斷形成。這樣有利于提高煉膠效果,特別是有利于混煉過程中提高徑向混合作用。但是,輥筒上面的積膠不能過多,否則會有一部分積膠只能在輥距上面抖動或回轉,而不能及時地進入輥縫,從而降低煉膠效果。
1、開放式煉膠機的塑煉方法
使用開放式煉膠機對天然橡膠制品進行機械塑煉,具體操作方法分有:包輥塑煉或薄通塑煉;一次塑煉或分段塑煉;純膠塑煉或加塑解劑塑煉等多種方法。
包輥塑煉法
把生膠塊從靠輥筒一端的輥縫上方逐塊投入,通過輥縫后使它包在慢速前輥筒表面上,連續不斷地使它受輾煉直至達到所要求的時間為止。
薄通塑煉法
用最小輥距(0.5~1.0mm),當生膠通過輥縫后不使它包輥,讓它直接落在接料盤上,然后按此法反復多次進行,直到規定次數或時間為止。
分段塑煉法
固體生膠在輥筒上受強力輾壓時,會因反復拉伸形變而自身發熱,所以,不論包輥塑煉或薄通塑煉,要想一次連續塑煉而獲得很高的可塑性,是不可能的。為達到較高的可塑性,應當使用多次、即分段塑煉法,即每次塑煉一定時間,然后取下停放冷卻4~8h,再進行第二次或第三次、第四次塑煉。
加塑解劑塑煉法
單純使生膠受輥筒輾壓的塑煉方法,可稱為純膠塑煉法。在橡膠制品制品工業中,為了提高塑煉,常常在包輥塑煉時加入一些化學物質以加速進程,這些化學物質稱為“塑解劑”。
2、開放式煉膠塑煉的影響因素
輥溫和塑煉時間
開煉機塑煉屬于低溫機械塑煉,塑煉溫度一般在55℃以下。溫度愈低,塑煉效果愈大。所以,在塑煉過程中必須盡可能對輥筒的冷卻,使輥筒溫度控制在45~55℃以下,采取薄通塑煉和分段塑煉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降低膠料的溫度。
開煉機塑煉在開始的最初10~15rain時間內,膠料可塑度迅速增大,隨后趨于平穩。這是由于隨著塑煉時間的延長,膠料溫度升高使機械塑煉效果下降所致。為了提高機械塑煉效果。當膠料塑煉一定時間以后,必須使膠料經過下片冷卻放一定時間,然后再重新塑煉,才能充分發揮設備的塑煉作用,獲得更大的可塑度。這就是分段塑煉的根本目的。
輥距和速比
當輥筒的速比一定時,輥距愈小,膠料在輥筒之間受到磨擦剪切作用愈大,同時,由于膠片較薄易于冷卻,又進一步加強了機械塑煉作用,因而塑煉效果也越大。薄通塑煉就是基于這個道理。
輥筒之間的速比越大,膠料通過輥縫時所受到的剪切作用也越大,塑煉效果就越大;反之則相反。所以在塑煉過程中,膠料的塑煉效果與輥筒的速比有密切關系。用于塑煉加工的開煉機輥筒速比一般在1∶1.5~1∶1.27。速比不能太大,因為過分激烈的摩擦作用反倒會使膠料生熱量太大,溫度急劇上升,反而降低機械的塑煉效果,而且增加電能消耗。所以,必須合理地選擇速比。
裝膠量
開煉機裝膠量大小依煉膠機規格大小及膠種而定,一般憑經驗公式來確定。為提高產量,可適當增加裝膠量。但裝膠量過大會使輥筒上面的積膠過多而難以進入輥縫,膠料熱量亦難散發,從而降低機械塑煉效果,并且會使勞動強度增大。合成橡膠制品塑煉生熱性大,應適當減小裝膠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