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上寫Reference格式工具推薦
Reference格式是國外大學老師最看重的一部分,甚至部分奇葩老師首先看的就是reference!所以reference至關重要,但是不同格式論文的reference格式又有所不同,如果有同學還在手動鍵入reference格式,那估計又得熬夜了!本文致遠教育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款可以再手機上寫reference的工具,一起來看看怎么使用吧!
我們在接到客戶的essay proofreading要求看到有些客戶的reference居然是這樣:
甚至這樣:
小編想說看到這樣的references,我是老師我都不會給很可觀的分數...
那怎么辦?有沒有什么簡單高效完成reference的辦法?當然有!現在市面上有非常多的可以自動生成reference工具,不過今天我們要給大家安利的是cite this for me,網頁版可能大家都用過。但是!但是我們今天來說說APP版!沒錯,就是手機版!也就是在手機上就能完成reference格式調整!
說實話,在小編的電腦上加載這個網頁特別的慢。但是幸運的是,Apple Store里有APP版的cite this for me!如果你在墻頭上,可以用臉書或者推特的賬號登錄;當然,選擇不登錄的選項也是可以完成我們的工作的~
下面我們來看看手機端應該如何使用!
先打開界面
然后分別添加一個新的組
建議大家以科目分組,這樣可以統一管理格式。在組里繼續創建一條單獨的reference,注意,默認的一般是IEEE格式的reference,但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或老師的要求進行修改。例如隱私法老師提議用MLA格式的,你就調成MLA格式。
下面為大家舉一個栗子
我想在論文中引用Smedinghoff, T在2008年寫的文章 The Stat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Law: A Focus on the Key Legal Trends. 這個來源屬于journal的范圍,當然還有網頁來源、書本來源、PDF來源、法律案件來源……應有盡有!
自動彈出論文搜索界面
輸入題目的關鍵字,然后就能找到這篇文章的出處。
當然,我們常用的電子書或PDF來源也可以這樣引用,不過略有不同,需要填入作者、標題、來源等信息。
然后就自動生成成功了!通過Download傳送到郵箱,最后的樣子是:
相比最開始的版本:
是不是比看起來正規很多……
據說Cite this for me還提供論文查重、拼寫勘誤、修改意見等很多實用的小技能,大家可以嘗試一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