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語文獻記錄方法——Academic Literature Notes
無論是本科、研究生還是科研工作,閱讀英語學術文獻都是必須的功課。不知讀英文文獻的時候你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,90%的單詞都認識,但讀完感覺和沒讀一樣!
對很多剛接觸英文文獻的人而言,閱讀很多時候是“邊讀邊翻譯”,只能讀懂字面意思而無法連貫思考,導致讀過和沒讀的感覺差不多。本期致遠教育向大家分享英語文獻記錄方法——Academic Literature Notes
Why Literature Notes?
為什么讀英語文獻要做Literature Notes (文獻筆記)?
Memory. 我們不可能記清楚所有閱讀過的文章,但筆記能幫助我們隨時查看重要信息。
Strucutre. 在記筆記的過程中慢慢的會清楚哪些東西應該記在筆記里,也就逐漸知道了閱讀文章的重點部分,了解文章的結構。
Reference. 筆記可以按主題進行分類整理,提升寫文章時的引用效率。
“成為優秀的學者需要一套獨特的文獻記錄和整理系統,越早建立則越早受益。”
——學術英語
總的來說,Literatue Notes能有效提高閱讀效率,更重要的是通過記錄思想軌跡,建立個人的學術邏輯體系,對今后的閱讀和文章寫作也非常有幫助。
What? 記什么
有的同學筆記幾乎是文章的復述,有的同學卻不知道該記什么內容。通常在Academic Literature Notes會包含:
- 作者獨特的觀點
- 重要的結論
- 文章創新點
- Methodology 研究方法
- Limitation 文章不足
- 與該文章類似的文獻或觀點
對于社會科學、人文科學以及商科的同學而言,還要辨別將閱讀的學術文章是Empirical (實證類) 還是Theoretical (理論類) 。
實證類文章是通過數據或案例來進行假設驗證,重點關注一個或幾個變量。ALN學術文獻筆記重點關注:
- Research question(s) 研究問題
- Hypotheses 研究假設
理論類文章通常數據較少,主要目的是搭建理論框架或拓展理論概念,ALN學術文獻筆記重點關注:
- Primary Statement 主要論點
- Theoretical Framework 理論框架
How? 怎么做筆記
結構:表格 VS 段落
相比段落結構,表格結構比較清晰,方便整理。一般一篇3000詞文章的文獻筆記在1-2頁。
方式
在文檔中,可以建立三欄表格。左側用于記錄文獻信息,中間可以加上文獻所屬位置或關鍵詞,右側寫下自己Comment,包括:
- 左側信息與標題相關性
- 你的想法,不足和優勢
- 與該文獻相關的資料內容
記錄自己的Comment可以幫助在閱讀的時候進行思考,同時也方便后期整理。
筆記整理
在回看筆記的時候可以用不同顏色或者Highlight把重要的信息標記出來。最后,所有文獻筆記加上標題和作者。方便后期整理復習筆記時找到文獻。
平臺
市面上有很多專門記筆記的軟件,其實原理大同小異。